社区运动会“很温暖”
秦皇岛全民健身服务走心给力
文章字数:1,669
  □本报记者 宋云杰
  2023年,作为河北省的试点,秦皇岛积极顺应群众全民健身需求,推动城区各个社区自主举办社区运动会,让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丰富多彩,让老百姓心里感觉到温暖。

汇优势资源进社区

  2023年,秦皇岛市提前谋划制定《秦皇岛市社区运动会实施方案》,明确“悦动秦皇 幸福社区”活动主题,成立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社区运动会组委会,并将多部门力量有机整合,参与支持、提供保障。坚定走好“把健身活动办在群众身边、把美好生活留在群众身边”的群众工作路线,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两级“大党建”治理优势和效能,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和兼职委员制度,综合调动辖区内体育场、健身馆、运动器材等相关产业资源,将社区运动会办成社区党组织领办、多部门协办、全体居民共办的“群众家门口的运动会”,破除了举办社区运动会的“瓶颈”。
  目前,该市已有7.1万名在职党员通过“双报到”平台下沉社区,配合1300余名社区工作者和6660名专兼职网格员参与做好各项筹办工作。联合驻秦高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组建“小浪花”健身健康大学生体育志愿服务队,以学校113个团支部为单位组建113支志愿服务小队,7745名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每月不少于1次深入社区开展健身宣讲、运动指导、赛事组织、项目培训等方面体育志愿服务工作。
  2023年,秦皇岛各县区举办1次以上社区运动会社区数量占全市社区总数的86.6%(186个社区中161个),按月形成社区运动会举办模式的社区占全市社区总数的56%(186个社区中104个)。同时,有部分行政村也受到相应启发,开展农村运动会。下一步,秦皇岛市将继续将社区运动会向全市186个社区和2267个行政村推广,形成按月举办的常态化开展模式。

带健身理念进社区

  许多居民感慨,以前的社区运动会,比赛项目比较固定,“距离”普通老百姓有点远。这次秦皇岛坚持“城市体育抓社区”的工作思路,打破传统运动会以社区组队参加的传统模式,将办赛主体着眼于社区党组织,由广大社区自行组织社区层次的比赛,将参加人员扩展到所有社区居民,引导更多群众就近就便、常态参与形式多样、品类丰富的社区体育赛事活动。侧重社区“一老一小”群体,设置棋牌类、运动类、趣味类、操舞类等贴合老年人和青少年实际的趣味运动项目,满足不同人群参与需求的同时,让赛事活动更加接地气。甚至有些社区进一步降低“门槛儿”,决定社区运动会由社区居民自己办赛、自己参赛,社区只负责场地协调、寻找“赞助商”等。
  同时,该市还积极打造社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设立社区体育运动组织、社会体育指导站等基层健身组织,进一步完善“10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加快推进基层全民健身工作的规范化、体系化。按照每百人拥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标准,从体育教师队伍、市老年体协、市街舞协会、轮滑俱乐部等专业组织中择优遴选组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有力提升社区运动会的安全性和专业性。目前,该市已累计召开社区(行政村)运动会340余场次,推动全民健身理念进社区,有力营造全社会参与体育运动的浓厚氛围。

助健身服务进社区

  让老百姓进一步享受体育健身“福利”,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是秦皇岛全民健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该市以举办社区运动会为契机,积极推进全域网格建设。将社区运动会同党员志愿服务有机结合,依托北戴河区“福分”、海港区“文明积分制”等现有载体,将社区运动会志愿者和参与者的活动积分衔接至志愿服务积分管理激励系统,推动社会各界积极踊跃投身社区运动会和社区基层治理。坚持“社区运动会+”模式,指导社区党组织同步举办便民市集、宣讲课堂、睦邻文化等服务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其中,北戴河区宁海道社区以“小巷总理月月谈”为依托,探讨社区运动会长效运行机制;西山街道英才社区以“群‘英’荟萃展风采·各显‘才’能情相守”为主题,在运动会中同时设置便民优惠“小集市”,丰富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山海关区南关街道团结路社区以“嗨!邻居·一起运动吧”为主题,将社区运动会纳入“邻里情·睦邻里”社区睦邻文化节系列活动,通过设置冰壶、踢毽子、快乐乒乓等多个趣味项目,吸引了百余名党员群众参与到比赛中来,有力增进了邻里感情和邻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