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述评
马拉松经济,还能“跑”更远
文章字数:1,337
  □本报记者 张月霞
  近日,秦皇岛市体育局网站更新了2024河北秦皇岛马拉松竞赛规程,根据竞赛规程显示,2024河北秦皇岛马拉松将于2024年5月12日开跑,设马拉松、5公里健康跑两个项目,总参赛规模为1.5万人。此外,2024河北唐山马拉松即将报名,赛事将于5月19日举办;定州半马将于4月21日(周日)举行……
  放眼国内,多地马拉松赛事也将于近期陆续开跑。资料显示,今年的比赛,无论是举办规模、赛事场次,还是报名人数,都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仅3月份就有40多场马拉松赛事举办,其中,同在3月24日举办的无锡马拉松、武汉马拉松,报名人数都超过了26万人,创下新高。
  马拉松运动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由此带动各地马拉松赛事越来越火爆。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共举办约580场马拉松赛事,参赛总人次550万,范围涉及31个省份的500余个县市。
  密集的马拉松赛事,彰显了群众体育运动的热情,也暗含着一笔经济账。举办马拉松,既能直接带来“流量”,又能促进运动装备、交通、餐饮、住宿等一系列消费。这也是各地对这项赛事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目前,马拉松赛事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
  但是,“马拉松热”的背后,赛事服务往往是“配速”,能否跟得上跑友们的热情,还需要画个问号,无论是赛事的监管保障能力、运营服务水平,还是赛道氛围营造、城市接待能力,都面临着不小的考验。2023年,就有部分城市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车辆挡道、赛后发放物资不及时、终点线拦住冲线选手等问题,影响了办赛的效果。
  马拉松赛事如此之“热”,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分一杯“跑马经济”羹;二是带动全民健身并赢得健身群众的“口碑”,从而拉升城市形象;三是普及群众体育,带动全民健身。然而,如果赛事服务保障“拉胯”,参与人数越多,越会适得其反,出现各种问题,必然影响赛事口碑甚至城市形象。如果一个没有经过科学规范训练的马拉松跑友,缺乏基础跑量积累,盲目跑上赛道,很可能会因体力不支而中途“跑崩”,甚至受伤,带来负面影响。
  业内有识之士指出,不是每座城市都适合举办马拉松赛事,就像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跑马拉松一样。口碑优秀的热门赛事,必定是具备了专业化保障、规范化运营、个性化体验的特质。以衡水湖马拉松为例,这项始于2012年的赛事,从当时的中国田协“银牌赛事”到2017年国际田联“铜标赛事”,到2019年国际田联的“金标赛事”,再到成为河北省唯一“双金赛事”,该赛事已是“大儒之乡、生态湖城”衡水的一张靓丽名片。衡水湖马拉松为何能如此“不同凡响”?一是赛道有特色。赛道依托衡水湖独特的风光美景,在沿线设置航拍、定点、延时机位等,记录“人湖同框”的美好瞬间,让跑者切实感受到“人在画中跑”的环湖赛事体验。二是坚持高标准办赛。按照国际标牌赛事标准,以高规格竞赛组织、高标准赛事保障为跑者打造专业赛事,持续提升赛道环境,打造全国最快、最平坦的环湖赛道,使衡马“成绩最好”“赛道最快”的“专业赛事”形象深入人心。三是对跑友友好。“衡马”的背后,是全市各部门协同发力、靠前服务,保障了赛事高标准落实,出色的组织保障也让“衡马”声名远播。
  赛事持续升温,服务也需要不断升级。马拉松是场耐力赛,对办赛城市也一样,其一头连着投资,一头牵着消费。马拉松赛事办得好,那就是城市发展、扩大内需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