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冰雪激情 见证燃动时刻
文章字数:1,487
□本报记者 周强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于2月17日至27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圆满举行,期间河北代表队奋勇拼搏,获得了29枚金牌、27枚银牌、26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三,参赛人数、参赛项目、参赛成绩实现历史性跨越。作为一线的报道记者,我亲眼见证了这场体育盛会的精彩纷呈。
2月15日,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春节假期的欢乐时,记者已只身飞往千里之外的呼伦贝尔。深夜11点,飞机降落在海拉尔机场,尽管提前做好了思想准备,但走出舱门的瞬间,还是被零下二十多度的寒意冻得打了个哆嗦。随着人流走进机场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十四冬”各种宣传标识,洁白的雪花、圣洁的哈达、富于蒙古特色的吉祥物,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草原风情。晚上12点,记者赶到了接待酒店,虽然已是深夜,酒店大厅内依然亮如白昼,踏入酒店大门的瞬间,悠扬的马头琴声响起,伴随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优美旋律,身穿蒙古民族服装的接待人员热情地给每个人献上了哈达,一碗蒙古热奶茶驱散了全身的寒意,也开启了“十四冬”的报道之旅。
翌日清晨,记者乘车赶往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白雪覆盖着苍茫的原野,整个大地仿佛变成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让我这个“北方人”也为之震撼。作为本届全冬会的主要比赛场馆,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承接了大部分的冰上项目赛事。中心建筑设计反映了当地的特点和风貌,主格调突出“卷云”“哈达”等特有风格,同时结合现代大型体育建筑特色,注重与城市整体环境及地域特色的有机结合,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特征。在蔚蓝的天空下,在皑皑白雪中,民族特色的建筑和巍巍矗立的火炬塔,让人顿觉心胸开阔。
赛事永远是体育盛会的核心,10天的时间,各项冰雪赛事分别在海拉尔、扎兰屯、凉城精彩上演。在短道速滑比赛现场,记者看到了健儿们在冰面上奋勇争先的身影;在单板滑雪赛场,看到了年轻小将一飞冲天的傲人身姿;在冰球赛场,看到了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感人团队;在花滑赛场,看到了力与美的融合;在冰壶赛场,看到了智慧和力量的碰撞。一幕幕画面定格在比赛的各个环节,一篇篇报道记录着赛场上的每个瞬间。
金灿灿的奖牌映衬的是冠军荣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凝聚的是每位参赛者的信心和勇气。无论是在赛场还是在采访区,听到队员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为河北争光,河北冰雪队伍组建时间短,然而短短的时间内却创造出如此傲人的成绩,金牌背后不正是运动员们心怀必胜的信念和为河北争光的决心使然吗?无数次的挥汗如雨,无数次的拼搏较量,正是顽强的拼搏精神铸就了河北冰雪辉煌成绩的底色。
赛场上的身影是最美的,赛场外的人物同样值得尊重。运动员们的成绩离不开教练员的默默奉献,他们在赛场外几乎嘶哑的喊声,传递给运动员们坚持拼搏的勇气,他们在赛前的策略谋划带给运动员们夺冠的底气,正是有了他们的关怀和指导,河北冰雪健儿才满怀信心在“十四冬”的赛场上奋力拼搏,争金夺银。同样振奋人心的还有场上的观众,本来以为冬季项目观众相对较少,但现场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座无虚席的观众台,震耳欲聋的加油声,让记者看到了北京冬奥会带来的积极效应,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正是广大观众的积极参与,筑牢了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推动着冰雪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皓月当空,烟花璀璨,2月27日,“十四冬”的圣火在北疆大地渐渐熄灭,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深远的全国综合性冰雪赛事,“十四冬”谱写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新篇章,圆满完成了新一轮冬奥周期承前启后、“摸底”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战略任务。圣火已经熄灭,冰雪运动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它必将激发越来越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全民、从地区走向全国、从冬季变为全季。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于2月17日至27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圆满举行,期间河北代表队奋勇拼搏,获得了29枚金牌、27枚银牌、26枚铜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均位列全国第三,参赛人数、参赛项目、参赛成绩实现历史性跨越。作为一线的报道记者,我亲眼见证了这场体育盛会的精彩纷呈。
2月15日,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春节假期的欢乐时,记者已只身飞往千里之外的呼伦贝尔。深夜11点,飞机降落在海拉尔机场,尽管提前做好了思想准备,但走出舱门的瞬间,还是被零下二十多度的寒意冻得打了个哆嗦。随着人流走进机场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十四冬”各种宣传标识,洁白的雪花、圣洁的哈达、富于蒙古特色的吉祥物,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草原风情。晚上12点,记者赶到了接待酒店,虽然已是深夜,酒店大厅内依然亮如白昼,踏入酒店大门的瞬间,悠扬的马头琴声响起,伴随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优美旋律,身穿蒙古民族服装的接待人员热情地给每个人献上了哈达,一碗蒙古热奶茶驱散了全身的寒意,也开启了“十四冬”的报道之旅。
翌日清晨,记者乘车赶往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白雪覆盖着苍茫的原野,整个大地仿佛变成了美丽的童话世界,让我这个“北方人”也为之震撼。作为本届全冬会的主要比赛场馆,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承接了大部分的冰上项目赛事。中心建筑设计反映了当地的特点和风貌,主格调突出“卷云”“哈达”等特有风格,同时结合现代大型体育建筑特色,注重与城市整体环境及地域特色的有机结合,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特征。在蔚蓝的天空下,在皑皑白雪中,民族特色的建筑和巍巍矗立的火炬塔,让人顿觉心胸开阔。
赛事永远是体育盛会的核心,10天的时间,各项冰雪赛事分别在海拉尔、扎兰屯、凉城精彩上演。在短道速滑比赛现场,记者看到了健儿们在冰面上奋勇争先的身影;在单板滑雪赛场,看到了年轻小将一飞冲天的傲人身姿;在冰球赛场,看到了团结协作永不放弃的感人团队;在花滑赛场,看到了力与美的融合;在冰壶赛场,看到了智慧和力量的碰撞。一幕幕画面定格在比赛的各个环节,一篇篇报道记录着赛场上的每个瞬间。
金灿灿的奖牌映衬的是冠军荣耀,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凝聚的是每位参赛者的信心和勇气。无论是在赛场还是在采访区,听到队员们说得最多的就是为河北争光,河北冰雪队伍组建时间短,然而短短的时间内却创造出如此傲人的成绩,金牌背后不正是运动员们心怀必胜的信念和为河北争光的决心使然吗?无数次的挥汗如雨,无数次的拼搏较量,正是顽强的拼搏精神铸就了河北冰雪辉煌成绩的底色。
赛场上的身影是最美的,赛场外的人物同样值得尊重。运动员们的成绩离不开教练员的默默奉献,他们在赛场外几乎嘶哑的喊声,传递给运动员们坚持拼搏的勇气,他们在赛前的策略谋划带给运动员们夺冠的底气,正是有了他们的关怀和指导,河北冰雪健儿才满怀信心在“十四冬”的赛场上奋力拼搏,争金夺银。同样振奋人心的还有场上的观众,本来以为冬季项目观众相对较少,但现场的情况却截然相反,座无虚席的观众台,震耳欲聋的加油声,让记者看到了北京冬奥会带来的积极效应,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正是广大观众的积极参与,筑牢了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推动着冰雪运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皓月当空,烟花璀璨,2月27日,“十四冬”的圣火在北疆大地渐渐熄灭,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深远的全国综合性冰雪赛事,“十四冬”谱写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新篇章,圆满完成了新一轮冬奥周期承前启后、“摸底”备战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战略任务。圣火已经熄灭,冰雪运动发展的势头依然强劲,它必将激发越来越多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冰雪运动从小众走向全民、从地区走向全国、从冬季变为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