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体育
火出圈的“掼蛋”到底是什么?
文章字数:984
  “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饭后不掼蛋,等于白吃饭。”
  “掼蛋打得好,说明有头脑;掼蛋打得精,说明思路清。”
  近来,掼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很多人的休闲生活,成为不少地方最为吃香的大众娱乐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江苏和安徽两省就有超过2000万人经常参加各类掼蛋活动,全国掼蛋爱好者已达1.4亿人。
  到底这个屡上热搜的“掼蛋”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香?
  掼蛋起源于江苏淮安。淮安地方志办公室《漫谈淮安掼蛋文化》记载: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南闸镇的农民借鉴“争上游”“十点半”“跑得快”“五百分”“斗地主”“麻雀牌”(纸牌)的打法,独创了一种叫“关栏”的扑克牌游戏。因“关栏”与“掼蛋”在淮安方言中发音相近,以讹传讹变成了“掼蛋”,约定俗成,流传至今。在不少淮安人看来,掼蛋既是娱乐,也是文化,更有哲学意义。作为一种综合性扑克牌游戏,掼蛋规则精细,但又不像桥牌那么复杂,普通人很容易上手,趣味性极强。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在《竞技掼蛋扑克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中也给出了官方定义:掼蛋是四人参与、两两结对、以两副扑克牌为竞赛工具进行的智力竞技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抓牌和打牌,以运动员打完手中全手牌的先后决定升级,以升级数的多少决定胜负。
  掼蛋简单易上手、相互“扔炸弹”很有娱乐性,奠定了其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红桃级牌可以“逢人配”、每局输赢之后要“贡牌”“还牌”等掼蛋特色玩法,更是增加了游戏的变化与难度,提高了趣味性。在江苏淮安当地方言里,“掼”是摔、砸的意思,打牌人将手中的“蛋”(即“炸弹”)砸向桌面的动作,“突出的就是一个气势”。两两组队,日常打牌现场往往笑语喧哗,“各种挤眉弄眼打心理战”成为必备技能。这和桥牌赛场竖起挡板、现场静悄悄的画面迥异其趣。
  由于好学易懂,掼蛋很快从江苏传到安徽,又逐渐流传到全国。扑克牌项目有很多,桥牌最为“阳春白雪”,竞技早已自成体系;德州扑克也风靡于金融圈和IT圈,被赋予了“时髦”标签,但掼蛋在这两年是真的火,成了金融、创投等领域人士的新宠。同时,掼蛋也得到了官方认可。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形成了《竞技掼蛋扑克竞赛规则》初稿,向社会征求意见。2023年,体育总局又发布文件,对于掼蛋赛事的举办、参赛规则等作了详细指南,各类掼牌(掼蛋)公开赛如雨后春笋。
  五一期间,如果不想在人满为患的景点挤来挤去,约三五好友一起掼蛋也是不错的选择。 (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