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风景线
燕赵冰雪季盛开传统之花
文章字数:1,325
□本报记者 宋云杰
  2023/2024年雪季的燕赵大地银装素裹,北京冬奥会后第二个冬天的降临,再一次让冰雪运动成为“热点”。自滨海的秦皇岛到山城张家口,各地的冰雪活动层出不穷,在冰天雪地中撒欢的青少年更是越来越多,甚至还在蹒跚学步的幼童也踏上雪板秀着娴熟的技巧。
  在诸多活动中有心人会发现,曾是上世纪60、70后儿时记忆的冰上龙舟、渔猎、雪仗、冰雕、雪雕等娱乐活动于悄然间呈现在人们的视野,而且深受现代孩子们的喜爱,在冰雪中飞驰、旋转的一张张稚嫩脸庞是那样的自信,明亮闪烁的眼睛是那样的坚定。
  以近日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伊逊河举办的冰雪活动为例,除速度滑冰等竞技项目外,冰上龙舟、冰车、冰上自行车、渔猎、雪雕等活动也成为了亮点和人们的喜爱,这是该地将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欣赏传统冬季文化产品的同时,让更多人自觉参与,在潜移默化间冰雪文化融入了心田。据业内人士预估,该地整个冰雪季累计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将突破15万人……
  同样的场景,在河北各地上演着,因地制宜设置的冰雪活动更加接地气、近生活,激发出燕赵儿女先天带有的冰雪文化基因和热情。
  凛冽寒风中奔跑的青少年,依稀有着先民在冰天雪地中顽强生存、苦练技能的身影。在看到了民族未来希望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体育特别是冰雪体育,是培养孩子们勤劳勇敢、坚韧精神的重要途径,是锻炼青少年坚强体魄和顽强意志的重要平台。他们在冰雪上竞技奔跑,挥汗如雨,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展现的是民族精神自强不息,搭建的是民族体魄钢铁脊梁。正如参加秦皇岛冰雪活动的一位家长所言,“孩子学滑雪一年多,最大的变化是胆子大了,活泼了,这让我们做父母的很欣慰。”
  一句话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曾几何时,校园中的体育课越来越少,操场上的加油声渐行渐远,学生成了温室中的小花,胆小、焦虑成为孩子们的“标配”,心理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位跳台滑雪教练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不好选材,没人敢跳”。无奈的话语中是满满的担忧,小处说影响的是项目发展,大处说影响的是民族希望。人们怎能放心,未来的国之栋梁心理素质如此脆弱……
  对此,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症施治的重要手段就是将体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在申办冬奥会时,我国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承诺,让冰雪运动进校园成为了必然。如果当时还不知这一政策会产生怎样影响的话,那么现在“00”“10”后们洋溢着的自信笑脸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场冰雪盛宴,向世界展示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内涵,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概,激发了中国少年的热血豪情,坚定了华夏儿女的自信自强。
  我们依稀记得,北京冬奥会期间美国雪橇运动员萨默·布里彻和队友们跟着智能AI学练太极拳,英国钢架雪车选手马特·韦斯顿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写的“奥林匹克”春联以及众多国外运动员、媒体记者对“冰墩墩”的爱不释手……
  我们知道,“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已经真真正正的实现,新一代中国少年正在奋进的道路上,为中华文明书写着新的篇章,为世界冰雪运动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中国青少年会像他们勇敢的在冰雪上竞技一样,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阔步前行,铿锵有力。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