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烽火起 骑行争锋势如虹
文章字数:2,516
□本报记者 周强
近日,2024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迁西站)成功举办。河北迁西作为活动主赛场,吸引了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以及乌克兰、意大利等国内外500余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同台竞技。在比赛中欣赏河北风光,在骑行中感受长城文化,赛事与文旅的完美融合,不仅让“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越办越火,也让参与赛事的骑手大呼过瘾,今天我们就走近迁西站的两位冠军选手,听他们讲述精彩的骑行故事。
王硕:短跑小将爱上自行车
王硕于2006年出生于山东日照,上小学的时候就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没有专门进行过体育训练,但每次学校开运动会,我参加短跑项目都能拿第一”。突出的成绩也让他萌生了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的想法,“当时自己的偶像就是苏炳添,梦想着成为像他一样的短跑运动员”。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王硕被日照市体校的教练选中,从此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开始了系统训练,“本来是想练短跑,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中长跑项目,练了一段时间,也没练出什么成绩”。恰在此时,学校自行车队开始招收新队员,王硕在教练的推荐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转项练习自行车,“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项目,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连鞋卡都不知道怎么用”。然而,凭着一股对体育训练的热情,他很快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了进展,“我老家是农村的,训练的时候从来不怕吃苦,休息的时间我也用来加练”。经过刻苦的训练,一年以后,王硕已经在队里名列前茅,“教练说我的抗乳酸能力比较强,这也让我在比赛后半程更有竞争力”。
2022年,山东省运会召开,王硕参加了自行车项目甲组的比赛,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大型赛事,“当时的能力和技术都已经有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比赛经验”。山地车项目的比赛开始后,求胜心切的他便紧紧咬住前面的选手,“期间是处于第三的位置,因为太想拿成绩,太想站上领奖台,一味地往前冲,没有考虑其他因素”。由于跟车过近,前方选手突然刹车,王硕躲避不及,一下子栽倒在路边,等他爬起来再度追赶时,已经从第三跌落到第六的位置,“最终拿到了第六名,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增长了比赛的经验。”
从市体校退役以后,王硕加入了银川的一家自行车队,“自行车这个项目需要团队合作,单打独斗很难取得成绩,加入车队不但能够获得队友的协作支持,各种训练保障也有了依靠”。在了解到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的赛事信息后,他便和队友们第一时间报了名,“第一站在张家口的比赛,我也参加了,拿到了冠军”。为了再接再厉继续夺牌,迁西站的比赛开始后,王硕跟队友们也是铆足了劲,“开始的策略是我带着大家往前冲,争取带着队伍中的其他队友也能站上领奖台,后来发现情况不对,于是我赶紧调整了比赛策略”。王硕由领骑改成了跟骑,紧紧跟在第一集团的后面,“跟骑也是为了保存实力,我相信自己,能够在最后阶段实现反超”,在最后一个上坡时,王硕突然加速,一骑绝尘,以绝对实力赢得了青少年组的冠军,“夺冠后非常得开心,自己的实力再次得到了肯定”。
对于本次赛事的组织保障,王硕也是赞不绝口:“路线设计得非常好,在一些危险路段,主办方还设置了围挡,非常贴心。”系列赛还在继续,王硕表示他将继续参加下一站的比赛,争取能够再度夺冠。
李然:爱好骑行首夺冠军
李然于1999年出生于福建,上初中的时候跟自行车意外结缘,“当时看了一个关于环法自行车比赛的节目,讲述的是著名车手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自行车”。凑巧的是家里正好有一辆折叠自行车,李然就把这辆车当成了自己的训练车,一有时间就骑出去训练,“骑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比别的小伙伴骑得都快,这也让我对骑行更加自信”。
上高中以后,为了支持他骑行,父母给他买了一辆全新的山地自行车,“从这以后,我也开始参加一些比赛”。李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参赛时的情景,“在家附近的一场自行车公开赛,父母给我报的名,因为是第一次参赛,一点经验也没有,比赛中被其他选手套了圈,也没拿到名次,不过通过这次比赛,我感受到了比赛的氛围,从此后也开始接触一些周边的赛事”。
2018年,李然到天津上大学,因为有骑行的特长,他很快加入了天津自行车高校联队,“给我们聘请了天津自行车队的教练,平时训练的话也是跟着专业队一起练”。虽然骑行时间不短,但专业系统的训练,这还是第一次,“我们就是跟在专业队后面进行训练,训练计划也是参照专业队员,平时以长距离的有氧训练为主,一周会安排一到两次的强度课,唯一的区别就是训练时长比专业队员短,这段时间的训练让我收获特别大”。在此期间,李然也曾参加过一些比赛,但由于赛事经验等多方面的原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
2022年,大学毕业以后,李然开始了自主创业,但骑行的爱好他始终没有放弃,“我们教练组建了车队,我也追随着加入了”,2023年,首届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在迁安举办,李然就报名参加了,“我本人属于平路型车手,但迁安这边起伏路比较多,所以当时也没有拿牌的想法”,比赛进入尾声时,李然发现自己已然处于前三名的位置,“我是在一个特别陡的下坡选择突围的,突围出去才发现,前面就只有一名选手”,除了这名选手之外,还有一名实力选手早已突出重围,冲向终点,最终,李然获得了第三名,“感觉特别意外,连朋友们都没有想到我会拿牌”。
今年的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开始后,李然也是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第一站的比赛也参加了,拿了个第二名,有点遗憾”,第一站结束后,李然就开始第二站的训练备战,“比赛赛道是起伏路,最后还有一个陡坡,针对这个赛道,我就在天津专门进行了爬坡训练”。比赛全程35公里,骑到15公里左右的时候,李然开始突围,并且成功冲入第一阵营,“之后我们三个人就轮流领骑,大家合作,都是为了争取奖牌”,在最后一个陡坡,李然选择在进入陡坡前就开始冲刺,“然后回头发现其他两个人没有跟上,我就直接冲刺,并最终取得了山地车组的冠军”。夺冠后李然非常高兴,“挺惊喜,挺意外,也挺兴奋的,这是我参加自行车比赛这么多年来夺得的第一个冠军”。
李然表示,参加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非常有意义,不仅比拼了技能,还欣赏了沿途的秀美风光,感受了伟大的长城文化,“后续还有两站的比赛,我还将继续参加,争取继续夺冠”。
近日,2024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迁西站)成功举办。河北迁西作为活动主赛场,吸引了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市以及乌克兰、意大利等国内外500余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同台竞技。在比赛中欣赏河北风光,在骑行中感受长城文化,赛事与文旅的完美融合,不仅让“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越办越火,也让参与赛事的骑手大呼过瘾,今天我们就走近迁西站的两位冠军选手,听他们讲述精彩的骑行故事。
王硕:短跑小将爱上自行车
王硕于2006年出生于山东日照,上小学的时候就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没有专门进行过体育训练,但每次学校开运动会,我参加短跑项目都能拿第一”。突出的成绩也让他萌生了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的想法,“当时自己的偶像就是苏炳添,梦想着成为像他一样的短跑运动员”。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王硕被日照市体校的教练选中,从此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开始了系统训练,“本来是想练短跑,阴差阳错地被分配到中长跑项目,练了一段时间,也没练出什么成绩”。恰在此时,学校自行车队开始招收新队员,王硕在教练的推荐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转项练习自行车,“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项目,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连鞋卡都不知道怎么用”。然而,凭着一股对体育训练的热情,他很快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了进展,“我老家是农村的,训练的时候从来不怕吃苦,休息的时间我也用来加练”。经过刻苦的训练,一年以后,王硕已经在队里名列前茅,“教练说我的抗乳酸能力比较强,这也让我在比赛后半程更有竞争力”。
2022年,山东省运会召开,王硕参加了自行车项目甲组的比赛,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大型赛事,“当时的能力和技术都已经有了,唯一欠缺的就是比赛经验”。山地车项目的比赛开始后,求胜心切的他便紧紧咬住前面的选手,“期间是处于第三的位置,因为太想拿成绩,太想站上领奖台,一味地往前冲,没有考虑其他因素”。由于跟车过近,前方选手突然刹车,王硕躲避不及,一下子栽倒在路边,等他爬起来再度追赶时,已经从第三跌落到第六的位置,“最终拿到了第六名,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增长了比赛的经验。”
从市体校退役以后,王硕加入了银川的一家自行车队,“自行车这个项目需要团队合作,单打独斗很难取得成绩,加入车队不但能够获得队友的协作支持,各种训练保障也有了依靠”。在了解到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的赛事信息后,他便和队友们第一时间报了名,“第一站在张家口的比赛,我也参加了,拿到了冠军”。为了再接再厉继续夺牌,迁西站的比赛开始后,王硕跟队友们也是铆足了劲,“开始的策略是我带着大家往前冲,争取带着队伍中的其他队友也能站上领奖台,后来发现情况不对,于是我赶紧调整了比赛策略”。王硕由领骑改成了跟骑,紧紧跟在第一集团的后面,“跟骑也是为了保存实力,我相信自己,能够在最后阶段实现反超”,在最后一个上坡时,王硕突然加速,一骑绝尘,以绝对实力赢得了青少年组的冠军,“夺冠后非常得开心,自己的实力再次得到了肯定”。
对于本次赛事的组织保障,王硕也是赞不绝口:“路线设计得非常好,在一些危险路段,主办方还设置了围挡,非常贴心。”系列赛还在继续,王硕表示他将继续参加下一站的比赛,争取能够再度夺冠。
李然:爱好骑行首夺冠军
李然于1999年出生于福建,上初中的时候跟自行车意外结缘,“当时看了一个关于环法自行车比赛的节目,讲述的是著名车手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自行车”。凑巧的是家里正好有一辆折叠自行车,李然就把这辆车当成了自己的训练车,一有时间就骑出去训练,“骑行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比别的小伙伴骑得都快,这也让我对骑行更加自信”。
上高中以后,为了支持他骑行,父母给他买了一辆全新的山地自行车,“从这以后,我也开始参加一些比赛”。李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参赛时的情景,“在家附近的一场自行车公开赛,父母给我报的名,因为是第一次参赛,一点经验也没有,比赛中被其他选手套了圈,也没拿到名次,不过通过这次比赛,我感受到了比赛的氛围,从此后也开始接触一些周边的赛事”。
2018年,李然到天津上大学,因为有骑行的特长,他很快加入了天津自行车高校联队,“给我们聘请了天津自行车队的教练,平时训练的话也是跟着专业队一起练”。虽然骑行时间不短,但专业系统的训练,这还是第一次,“我们就是跟在专业队后面进行训练,训练计划也是参照专业队员,平时以长距离的有氧训练为主,一周会安排一到两次的强度课,唯一的区别就是训练时长比专业队员短,这段时间的训练让我收获特别大”。在此期间,李然也曾参加过一些比赛,但由于赛事经验等多方面的原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
2022年,大学毕业以后,李然开始了自主创业,但骑行的爱好他始终没有放弃,“我们教练组建了车队,我也追随着加入了”,2023年,首届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在迁安举办,李然就报名参加了,“我本人属于平路型车手,但迁安这边起伏路比较多,所以当时也没有拿牌的想法”,比赛进入尾声时,李然发现自己已然处于前三名的位置,“我是在一个特别陡的下坡选择突围的,突围出去才发现,前面就只有一名选手”,除了这名选手之外,还有一名实力选手早已突出重围,冲向终点,最终,李然获得了第三名,“感觉特别意外,连朋友们都没有想到我会拿牌”。
今年的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开始后,李然也是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第一站的比赛也参加了,拿了个第二名,有点遗憾”,第一站结束后,李然就开始第二站的训练备战,“比赛赛道是起伏路,最后还有一个陡坡,针对这个赛道,我就在天津专门进行了爬坡训练”。比赛全程35公里,骑到15公里左右的时候,李然开始突围,并且成功冲入第一阵营,“之后我们三个人就轮流领骑,大家合作,都是为了争取奖牌”,在最后一个陡坡,李然选择在进入陡坡前就开始冲刺,“然后回头发现其他两个人没有跟上,我就直接冲刺,并最终取得了山地车组的冠军”。夺冠后李然非常高兴,“挺惊喜,挺意外,也挺兴奋的,这是我参加自行车比赛这么多年来夺得的第一个冠军”。
李然表示,参加京津冀“爱长城·向未来”系列赛非常有意义,不仅比拼了技能,还欣赏了沿途的秀美风光,感受了伟大的长城文化,“后续还有两站的比赛,我还将继续参加,争取继续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