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竞技结硕果 人才培养成体系
文章字数:1,799

□本报记者 周强
近日,第九届亚冬会在哈尔滨如火如荼地开展,10名燕赵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截至目前已收获1金3银1铜的好成绩,实现了河北冰雪在亚冬会上的历史性突破。成绩的取得是河北冬季运动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展现了河北紧抓北京冬奥会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强劲实力。
竞技冰雪实现历史跨越
河北竞技冰雪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省冬季项目2015年组建第一支省级专业队,针对河北冰雪“无场地、无人才、无队伍”等“三无”问题,河北省体育局冬运中心出台41项制度,涉及行政管理、运动队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生产和考核等五项内容,充分调动中心全体人员积极性,为训练备战工作有序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点打造U型场地、空中技巧、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等项目,同时增加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等。着力自主培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引进两条腿走路,在训运动员85%通过跨界跨项选材而来,解决短时间内项目无人境遇,同时引进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与国家先后共建自由式大跳台、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冰壶队,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办速度滑冰队卢卓组、与丛台酒共建短道速滑队,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政策加持和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下,我省冰雪竞技运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共有13支省级专业队,在训运动员304人;开展项目涵盖2026年米兰冬奥会设项项目的7大项、106小项。28名运动员入选国家集训队,林孝埈、殷正、刘奕杉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上表现优异。2024年,在全国第十四届冬运会上,共获得30金26银26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位列全国第三,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打破了东北三省长期领先中国冰雪运动的格局。此外,2024年,在国际大赛中共获得6金1银3铜,全国A类比赛共获得8金3银4铜的优异成绩。短短9年多时间,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群众冰雪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通过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和实施“五个一点”政策支持,大幅度降低了群众参与门槛,群众性冰雪运动在河北大地蓬勃开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河北省实施“1+6”配套方案,包括冰雪消费券发放、大众冰雪等级标准推广等有力措施,有效激发了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河北省市县乡联动开展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1830场次,带动1000多万人参与。在此过程中,河北省的冰雪运动人口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河北省获得大众滑雪(冰)等级标准证书新增111.87万人,累计达220.43万人,群众冰雪运动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飞跃。成功举办河北省第五届冰雪运动会,6200名运动员参赛,同比增长近30%;直接带动11万人参与,同比增长120%。
2025年,河北将进一步改革冰雪运动推广普及机制,继续推进冰雪“三进”工作,特别是把进校园作为重点。继续巩固大众滑雪(冰)等级标准证书评定工作,全年新增获得证书人数100万人以上。在此基础上,创新举办大众滑雪(冰)等级标准积分赛,鼓励更多人通过赛事提升等级,不断提高群众的滑雪技能,扩大参与人数。
后备人才培养形成体系
在培养冰雪运动后备力量方面,河北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冰雪运动进校园,推动学校开设冰雪课堂,二是抓特色学校,新评定459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三是抓专业体校,全省建设11所体校30所俱乐部和协会,四是抓二线队伍建设,全省冰雪人才培养形成梯次结构。
随着河北省冬季项目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入,河北省各地市均已全面开展冬季项目的基层业余训练工作。这些项目涵盖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多个小项,为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对于一些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项目,如冰壶、冬季两项等,河北省体育局有效利用了现有资源,采取了跨项选材的方式,将各地市有潜力的运动员输送到省队进行专业训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河北省冬季项目注册运动员人数已达到5121人,这一数字的增长充分反映了河北省在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河北省2024年共组织举办了20场省级及以上青少年冰雪赛事活动,参赛总人数达到了2900余人次,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提升的重要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和梯队建设,河北省体育局还与沧州、承德、张家口、邯郸等四地市体育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了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4个项目的省集训二队。这四支集训二队共有在训运动员72名,他们在近期的全国U系列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展示了河北省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实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