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作笔描新景 融合为墨韵宏图
文章字数:1,815

□本报记者 张月霞
近日,2025年“奔跑吧·少年”唐山击剑公开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由中国击剑协会指导,唐山市体育局主办,作为中国击剑协会大众击剑B级认证赛事,比赛分为男子和女子U10、U12、U14、U16等年龄组,设置重剑、佩剑、花剑个人及团体比赛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34个体育俱乐部的近2400名击剑选手参加,有效促进了当地餐饮及住宿消费。
不仅是唐山,今年以来,各类体育赛事在全省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通过积极举办赛事活动,发挥“赛事+”融合作用,不断在带动产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以及促进消费增长等方面开辟新路径、收获新成果。
体育赛事精彩纷呈,释放消费新活力
2025年“奔跑吧·少年”唐山击剑公开赛为期三天,比赛场内精彩不断,青少年运动员闪展腾挪、突刺结合,场外助威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在力争优秀竞赛成绩的同时,小选手们胜不骄败不馁,以相互学习的心态纷纷完赛。赛事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击剑文化展与青少年体验营,吸引超8000名观众参与。赛事的举办,拉动了当地餐饮、住宿消费,实现了“一日参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
实际上,这项赛事仅是唐山市发展赛事经济的一个缩影。唐山市体育局相关人员表示,2025年,唐山市将持续以提升赛事引流能力为核心,增强高品质赛事供给为重点,依托毗邻京津的地理优势,持续推进“体育+”多领域融合,创新打造“赛事+”消费场景,推出“唐山户外休闲周末”活动,将全年户外赛事活动安排在周末举办,推出各种周末户外运动休闲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户外运动休闲需求,吸引更多周边游客前来打卡。
记者观察发现,自去年以来,全省举办的体育赛事数量显著增加,种类也日益丰富。仅今年春节期间,就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80场,吸引参赛人员和观众46.18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消费6.69亿元。这些赛事不仅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也为我省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赛事引流能力,今年河北省体育局继续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场馆条件,提升办赛质量,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升级改造现有场馆,依据不同赛事需求与大众健身需要,合理增设观众座席,优化座椅布局,改善场馆设施。同时,加快推进省级10个专业竞赛场馆建设项目,支持石家庄市游泳馆改造项目、张家口市灯光球场改造及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保定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沧州市田径场翻新项目等建设。这些项目完成后,不仅可以满足大型赛事的需求,也将成为群众日常锻炼的好去处,更好推进赛事经济发展。
“赛事+”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
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带动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了体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多元化休闲生活的需求,也为拉动消费增添了动力。
例如,前不久在承德金山岭银河滑雪场举办的全国单板滑雪平行项目锦标赛,同期还举办了冬捕节、越野车穿越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冰雪体验,带动了土特产品、餐饮及冰雪装备销售。4天赛期吸引观众游客量达6万人次,拉动综合消费3000万元。在正定南城门举办的石家庄春节冰雪嘉年华活动,结合冰上运动会、冰雪灯光秀、民俗文化展演、特色年货市集等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冰上娱乐、冰雪艺术、传统民俗体验及地方美食等“冰雪迎春”主题产品。春节期间吸引了12万人次参与,带动土特产品、餐饮、冰雪装备及冰雪体验销售额5000万元。在廊坊民族宫广场举办的廊坊“京津冀协同发展杯”中国式摔跤赛,结合美食以及传统舞龙、舞狮、扭秧歌、打铁花、马戏表演等文化活动,3天赛期吸引观众游客超5万人次,拉动餐饮、土特产品及周边消费2000万元。
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接连举办,形成了良好的引流作用,成为促成多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全省体育系统将着重探寻如何把“流量”变为“留量”和“增量”的切实路径,聚力让赛事活动真正成为融合产业发展和打造消费新增长点的有力抓手。河北省体育局明确提出了以聚焦提升赛事引流能力、增加观众人数为核心,围绕增加高品质赛事供给,培育发展攀岩、激光跑、跳伞、滑翔伞等新兴时尚赛事,创新打造“赛事+”多领域融合消费场景,推动市场化办赛,将举办“户外在河北”系列品牌活动等,多措并举、多维发力、多方施策,确保2025年全省各类赛事活动观众达到2000万。
通过“赛事+”融合发展,河北省正以体育赛事为引擎,激发消费新活力,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