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进齐发力 区域联动谱新篇
—— 河北省体育局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
文章字数:3,227
  □本报记者 宋云杰
  11年来,河北省体育局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区域间体育交流合作,推动三地在体育领域的多层次、全方位精准对接与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
  政策引领协同发展
  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迈向制度性创新与系统性突破。2014年7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体育局负责人在石家庄签署了《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密切相互沟通联系等多方面达成共识,进一步理清了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此后,又相继签署了《深化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京津冀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等相关协议。
  2023年6月,《深化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正式签署,标志着京津冀三地体育事业协同发展进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推进阶段。此次合作坚持政策引导、创新发展、统筹推进,以20项核心任务为牵引,涵盖加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体育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京津冀三地省队市队之间的赛训交流、训练基地使用的互利互惠、申办高水平赛事的协作互助;共同组织开展青少年赛事活动、推动体教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培育打造体旅品牌、搭建产业交流平台。同时,还推动体育部门行政许可事项“同事同标”、跨省通办,加强各领域协同工作的深度报道、宣传推广,以及加强京津冀三方体育法治建设合作。
  京津冀三地体育部门还共同协调国内外各类资源,吸引赛事、训练、培训、活动、会议、会展等在奥运场馆举办;围绕建设全民健身典范城市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的目标,多渠道丰富北京城市副中心体育设施供给;支持天津“排球之城”建设;支持雄安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支持雄安建设足球名城,支持雄安新区打造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城市等。同时,推动健身设施共同规划建设、互联互通、统一标识。
  另外,京津冀三地体育部门分别对接发改、交通、文旅等有关部门,完善京津冀交通保障和赛事、旅游配套设施,支持举办跨省市汽车、自行车、马拉松等体育旅游赛事和汽车、房车等休闲自驾活动;建立了会商机制、推进机制,包括每年度召开体育局局长层面的工作对接会议,对协同工作进行整体部署,细化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实行清单式、项目化工作推进机制,以确保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落地见效,行稳致远,走深走实,为深化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推动三地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体育强国助力。
  区域联动培育品牌区域协同发展所提供的政策支持与资源交互,为体育赛事的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河北省体育局通过系统化规划与资源整合,区域间体育赛事的联动效应得到有效发挥,为京津冀地区体育品牌赛事的培育注入新的活力。11年来,京津冀联合开展群众性赛事活动形成常态,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在京津冀地区迅速崛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全民健身领域,京津冀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游泳公开赛、农民户外交流赛、健身气功交流比赛、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会等赛事活动成效显著,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
  青少年体育合作交流丰富多彩,连续举办京津冀青少年游泳比赛、篮球排球比赛等系列赛事,特别是京津冀青少年U系列短道速滑冠军赛等冰雪赛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集训营等,已成为京津冀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的品牌活动,为区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
  同时,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赛事框架体系,将京津冀独立举办的青少年联赛等相关联赛,拓展升级为京津冀区域联赛,全年共举办足球、篮球、冰球、自行车、水上等京津冀赛事170项,进一步增强了区域体育赛事的整体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另外,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已经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要平台,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特色品牌,成为国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体育盛会,为冬奥场馆赛后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整合资源 创新发展
  河北作为我国体育产业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当前,河北正加快建设体育强省,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2035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宏伟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三地体育部门签署了《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京津冀体育产业资源交易平台委托协议》,联合举办了5届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成立了京津冀体育产业联盟。通过联手打造涵盖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休闲活动、体育会展等领域的综合性品牌,共同推动京津冀区域体育标准建设,研制并出台一批涵盖体育赛事、健身休闲服务、体育培训等重点领域的区域标准,为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河北在冬奥遗产有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举办了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崇礼站、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和高山滑雪项目等国家级冰雪赛事活动。
  其次,河北省体育局依托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资源,重点打造京津冀户外运动品牌,推出一批贯通京津冀的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特色主题线路。在2024年,河北联合京津举办2024京津冀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共同打造70条京津冀旅游精品线路、71个京津冀户外运动目的地和339项京津冀“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一步丰富了区域体育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了京津冀体育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进一步丰富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产品供给。2024年,连续第四年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搭建了更为庞大和细致的“1+10+X”总体活动框架,集中推出的涵盖越野、骑行、马拉松等多元运动项目的十大专场活动,营造了户外运动新业态;赛事数量大幅增加,线路规划更为精细,推出2024“跟着赛事游京张”赛事活动日历(夏秋季)共164项、主题线路10条,“赛事聚京张 一路好风光”“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旅游线路8条;创新打造出十大运动休闲消费场景,不仅包含常见的雪上飞驰、水上冲浪等项目,还融入了更多特色体验,相比以往单纯的赛事活动,丰富了消费体验维度。同时,会同北京打造延庆冬奥村到张家口冬奥村的“悦行冬奥路”智慧赛道,全长132.2公里,2024年已开展“赤城100骑游”“越山向海人车接力山海有友”等9项赛事活动。此外,创新体育赛事消费场景,举办“2024河北省体育消费季”,推进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进一步激发了区域体育消费潜力。
  第四,在体育创业方面,河北重点做好产业资源对接,联合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文旅局,分别在张家口崇礼、北京延庆组织冰雪运动、体育旅游等相关企业,面向京津开展精准推介。目前,全省对接京津体育投资项目28个,其中已签订协议6个,投资额2.15亿元。通过举办“河北省赛事经济包装策划对接洽谈会”,与京津赛事公司达成合作23个,进一步推动了京津冀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以上举措,京津冀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河北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助力。
  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11年来,在政策引领、资源整合与品牌培育的多重驱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三地体育部门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实现了深度协同,推动了区域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河北作为体育产业大省,依托冬奥遗产和户外运动资源,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牌赛事和体育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了京津冀体育的整体竞争力。
  2025年,河北省体育局继续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一是充分发挥冬奥场馆等场地设施资源优势,举办京津冀城市联赛、社区联赛、校园联赛等赛事不少于100场。二是持续开展“户外在河北”“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三是用好“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等国家级重大展会平台,联合京、津举办2025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
  未来,河北省体育局将更加自觉主动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和体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