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城市功能 助力乡村振兴
“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文章字数:1,359
  本报讯 4月11日,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揭示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态势:“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在优化城市功能、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表示,“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领域出台诸多政策措施,《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推动冰雪全产业链发展;《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引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最新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则将丰富体育领域金融资源供给,对于解决体育企业融资难题有重要意义。
  赛事经济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哈尔滨亚冬会期间,体育及相关消费超250亿元,同比增长35%。杭州举办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吸引了创纪录的7万多名观众到场观赛。相关数据显示,杭州5天内累计接待外地客流668.6万人次,同比增长6.2%,直接带动旅游消费3.08亿元。广东则深挖“一张票根”的潜在价值,形成“一日比赛、多日驻留,一人参赛、全家旅行”的赛事消费模式,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户外产业发展迅速,“山地颜值变产业价值”。在云南,为期4天的2024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为各行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9亿元,经济拉动效应约10.5亿元,税收效应5505万元;四川瞄准“年轻人要酷、家庭客要暖、专业玩家要燃”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产品与服务。以四姑娘山为例,户外资源每年可为当地带来超6000万元收益,有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
  冰雪运动发展持续向好。在刚刚过去的2024-2025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2.34亿人次,同比增长15.7%,其中入境客流75.9万人次,同比增长29.9%,滑雪场内体育及相关消费超360亿元。
  体育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体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24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近3.7万亿元,增加值近1.5万亿元,同比增长 11.3%和 13.9%,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成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广东省深耕智能体育新赛道,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000亿元,增加值超2300亿元,增速达9.5%。江苏省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23年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总规模4398.5亿元,占省内体育产业总规模的68.6%。
  杨雪鸫表示,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短板,需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市场意识、融合意识、安全意识。
  会议还明确了接下来体育产业工作的重点方向。
  2025年体育产业工作将从四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抓政策文件研制,凝聚部门合力。面向“十五五”,体育总局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推进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政策文件研制,出台发展赛事经济、推进体育器械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二是抓品牌活动打造,释放消费潜力。开展“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活动,持续推进“跟着赛事去旅行”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同时办好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三是抓发展平台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做好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推进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四是抓基础工作提升,增强发展动力。继续做好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深化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人才保障。
  面向新时期,体育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变革。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的全面赋能,体育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张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