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碧波阔 风正锦帆悬
2025年ILCA亚洲帆船锦标赛,激发赛事经济活力
文章字数:2,374
    ■比赛现场。    秦皇岛市体育局 供图

  □本报记者 宋云杰
  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赛事作为核心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经济与文化生态。河北省体育局敏锐洞察这一趋势,积极作为,鼓励全省各地在赛事跑办方面持续发力,积极申办高等级赛事,努力将国际重大赛事和国内顶级赛事引入河北。在提升了河北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知名度的同时,更为本土体育爱好者带来了顶级的观赛体验。其中,秦皇岛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在跑办高端赛事方面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初夏的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碧海蓝天之间,白帆竞逐,浪花飞溅。6月3日晚,2025年ILCA亚洲(公开)帆船锦标赛在远洋蔚蓝海岸盛大开幕,来自亚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171名运动员齐聚于此,展开为期5天的激烈角逐。这场赛事不仅是亚洲顶级帆船选手的竞技舞台,更成为秦皇岛以“赛事经济”推动城市发展的经典案例。
  高水平赛事组织,打造国际标准赛事IP
  作为国际帆船联合会(ILCA)认证的亚洲顶级赛事,本届比赛在组织层面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性和国际化水准。赛事由国际ILCA级别协会亚洲区、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河北省体育局及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多部门协同保障赛事顺利运行。
  奥运标准,专业办赛。ILCA级帆船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赛事设置ILCA4、ILCA6、ILCA7三个级别,分资格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为确保公平公正,组委会邀请了国际级裁判团队,并采用电子计时、航迹追踪等先进技术,使比赛更具观赏性和权威性。
  高效保障,安全为先。赛事期间,组委会联合海事、气象、医疗等部门,提供全天候保障。海上救援艇、医疗快艇随时待命,确保运动员安全。同时,精细化天气预报系统为比赛提供精准的风浪数据,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文旅融合,彰显城市特色。开幕式上,秦皇岛非遗文化展演和舞台剧《梦之帆》让国内外选手和观众领略了本地文化魅力。赛事期间,组委会还策划了国际航海文化季,将体育赛事与文旅推广深度结合,提升城市软实力。
  创新观众引流,构建“体育+旅游”消费场景
  如何让专业赛事吸引更多观众,并转化为消费动力?秦皇岛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海陆联动”观赛体系。为了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帆船运动的魅力,组委会创新打造了“海陆双视角”观赛模式:5艘双体船每日分三个时段提供沉浸式观赛体验,观众可乘船出海,近距离感受帆船竞速的刺激;256个阶梯看台配备专业望远镜,沙滩驿站二层设置高清大屏,确保岸上观众也能清晰捕捉比赛细节。
  另外,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秦皇岛市推出“赛事主题旅行”套餐,整合海景住宿、特色餐饮、文创市集等资源,形成“观赛+度假”一体化消费模式。据统计,赛事期间蔚蓝海岸周边酒店入住率超90%,部分高端海景房提前一个月售罄。
  参赛运动员、裁判员还可以凭证件免费游览山海关、老龙头等18家重点景区,并享受南娱、冰塘峪等10家景区的门票优惠。这一政策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赛体验,还带动了周边旅游消费。
  沉浸式观赛体验,让体育赛事更具吸引力
  传统帆船比赛往往因专业性较强而难以吸引大众观众,但本次ILCA亚洲锦标赛通过科技赋能和互动体验,让赛事变得更具观赏性和趣味性。
  科技赋能观赛。航迹实时追踪: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观众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选手位置和排名,增强观赛参与感。多机位直播:赛事采用无人机、海上跟拍艇等多角度拍摄,并通过网络平台轨迹直播,吸引线上观众超百万人次。
  互动体验活动。赛事村设置帆船模拟器体验区、航海知识科普展等,让普通游客也能感受帆船运动的乐趣。此外,文创市集推出赛事限定纪念品,如帆船模型、主题T恤等,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
  夜间经济配套。为丰富游客夜间消费,组委会在赛事村举办音乐节、沙滩派对等活动,结合海鲜美食节,形成“白天观赛、夜晚狂欢”的全天候消费场景。
  赛事拉动消费,提升城市影响力
  一场顶级体育赛事,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更能提升城市品牌价值。本次ILCA亚洲锦标赛在拉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成效显著。
  直接经济收益。旅游消费增长:赛事期间,赛事举办地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5%,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收入显著提升。商业赞助活跃:赛事吸引了远洋集团、茅台葡萄酒,怡宝,蒙牛,必胜客,脆升升,海洋食品厂,宝圆斋,秦免等知名品牌的赞助及支持等多家企业赞助,商业开发收入超百万元。
  城市品牌提升。国际曝光度:赛事获央视、新华社及国内多家体育媒体报道,秦皇岛“海洋运动之都”形象进一步强化。产业带动效应:帆船培训、海上运动装备销售等相关产业迎来增长,助推体育旅游经济发展。
  长期产业布局。秦皇岛计划以本次赛事为契机,打造北方帆船户外运动目的地,未来将引入更多国际赛事,并发展青少年帆船培训,形成“赛事+培训+旅游”的产业链。
  秦皇岛“赛事经济”的全局战略
  本次ILCA亚洲锦标赛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秦皇岛近年来大力发展“赛事经济”的缩影。
  政策支持,打造体育旅游名城。秦皇岛市政府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如依托秦皇岛市文体旅融合发展联席会建立由市体育部门牵头协调,文化旅游、商务、农业、市场监管、交通、公安、气象等部门参与的赛事服务保障协调机制。
  基础设施升级。北戴河新区远洋蔚蓝海岸已建成高标准帆船训练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等设施,未来为扩大群众参与度以及保障更多运动队驻训还将扩建水上赛事运动中心、沙滩服务驿站、帆船第二营地等满足更高规格赛事培训等需求。
  四季赛事矩阵。除夏季帆船赛外,秦皇岛还举办马拉松、冰雪嘉年华等全年赛事活动,形成“淡季不淡”的旅游消费格局。
  赛事经济,让城市更活力。2025年ILCA亚洲(公开)帆船锦标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秦皇岛办赛的高水准,更验证了“赛事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通过高水平组织、创新观赛体验、文旅深度融合,秦皇岛成功将一场体育赛事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并为未来打造“滨海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更多国际赛事的落地,“赛事经济”将持续为秦皇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