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积极发展赛事经济
文章字数:2,784

□本报记者 宋云杰
今年以来,秦皇岛积极落实全省体工会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赛事经济发展,助力体育强市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赛事在港城大地激情上演,不仅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的体育文化盛宴,更成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青春舞动,激发消费热潮
近日,为期两天的“小天才街舞杯”秦皇岛市街舞公开赛在秦皇岛海港万达广场圆满落幕。这场赛事汇聚了来自该市各大中小学校以及各社会主体的823名街舞爱好者,他们在Popping、Breaking、Hip - hop、Locking 等多个街舞舞种,以及男女混合组爵士舞、男女混合组团体齐舞等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
为确保比赛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赛事特邀国家级裁判员、国家一级教练员、全国爵士舞hiphop冠军、秦皇岛市青队教官等专业人士担任评委,从舞蹈技巧、创意编排、舞台表现等多个维度对选手们的表现进行公正评判。比赛中,选手们凭借高难度的动作、流畅的舞蹈编排和自信的舞台表现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欢呼声,将街舞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街舞艺术的狂欢,更是成功带动了秦皇岛海港万达广场及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的消费热潮。据统计,赛事期间周边相关行业营业额普遍增长了50%左右,酒店入住率也大幅提升。为吸引更多观众观赛,组织者还在比赛现场设置了限量版的街舞主题T恤、纪念徽章等产品展位,受到了热烈欢迎。
“小天才街舞杯”秦皇岛市街舞公开赛的成功举办,只是秦皇岛今年赛事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在秦皇岛,各类体育赛事正不断激发城市的消费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构建多元赛事矩阵,推动“体育 +”融合
秦皇岛市体育局局长王宝彬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赛事,打造城市新名片,推动体育与文旅、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让体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打造多层次赛事IP矩阵。2025年,秦皇岛计划举办7项国际赛事,24项国家级赛事,省市区级各类赛事706项,形成“顶级体育赛事+高水平体育赛事+特色体育赛事+普及惠民型赛事”的品牌赛事IP矩阵。4月份以来,秦皇岛已成功举办全国业余女子围棋锦标赛、河北省围棋段位赛(秦皇岛赛区)、“滨海杯”秦皇岛市击剑公开赛等83场赛事。丰富的赛事类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观赛和参赛需求,吸引了大量体育爱好者和游客汇聚秦皇岛。
创新“赛事+”模式,推动赛事“三进”。秦皇岛创新采用“赛事+”融合模式,将体育竞技与城市消费、文旅资源深度结合,推动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例如,将棋类赛事引入商圈形成流量互补,推出的“棋行山海”旅游套餐实现了文体旅的深度融合。在商圈举办的赛事设置人机互动区,进一步提升了观赛体验,同时联合交警部门解决停车难题,优化赛事服务。在山海关孟姜女庙景区,结合赛事开展了游客在望夫石村桃林健步走、姜女庙中赏秦皇文化、长城石畔看村晚等活动,打造了独特的文体旅融合场景。
全方位引流与提升观众体验。在赛事引流方面,秦皇岛采取了多种措施。以河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为例,赛事主办方在传统媒体与省内各大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进行赛事预告与专题报道,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发布精彩短视频、运动员风采展示以及互动话题。针对青少年群体,与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合作,通过校园海报张贴、班级群推送等方式鼓励学生观赛,还邀请知名田径运动员录制宣传视频,借助明星效应吸引粉丝关注。
在提升观众体验感上,各赛事也各出奇招。比赛现场精心设计富有动感的背景板与音乐,设置大型电子显示屏实时播放比赛成绩和精彩瞬间回放。互动体验区成为标配,观众可以参与亲子接力赛、投掷项目趣味挑战等互动活动,还有专业教练现场讲解运动技巧知识,部分赛事观众甚至能与运动员亲密接触。
挖掘城市资源,精准定位消费群体
依托深厚体育文化底蕴办赛。秦皇岛作为“全国五子棋之乡”,棋类运动群众基础深厚。全市拥有棋类俱乐部30 余个,社区棋室百余个,学校棋社40个,专业裁判队伍150人,围棋爱好者已突破10万人,每年新增学棋青少年超过3000人。秦皇岛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举办了众多棋类赛事,如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河北省国际象棋棋士赛等。这些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影响力,还通过开发“棋行山海”旅游套餐等方式,带动了当地消费。
精准定位不同消费群体。秦皇岛的赛事注重覆盖全年龄层、全场景。既有面向专业选手和高水平爱好者的国际、国家级赛事,也有适合普通市民参与的社区、校园赛事。例如,在社区活动中心和中小学举办的业余棋类比赛,让6岁的学棋儿童和75岁的退休老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在商圈举办的赛事则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如在世纪港湾商场中庭举办的“商圈棋士赛”,日均吸引2000余人参与。针对家长团、亲友团、同学团、粉丝团”四大核心客群,秦皇岛推出定制化服务,为参赛家庭提供住宿优惠等,将赛事观众从“一次性流量”转化为“重复性消费群体”。
联动多方资源,实现互利共赢。秦皇岛在赛事举办过程中,积极联动政府部门、企业、景区、商圈等多方资源。政府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赛事服务打造优质环境,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以2024年“荣盛一杯澜杯”桥牌赛暨第七届京津冀“百龄杯”桥牌锦标赛为例,企业提供冠名赞助并配套开发主题楼盘销售,实现“体育+地产”的跨界融合。在举办赛事时,联合文旅商务部门征集合作景区商圈,扩大“河北体育文化市集”规模,引入汽车、地产等业态。例如,在秦皇岛马拉松期间,联合市宣传、旅游、商务等部门,举办秦皇岛马拉松博览会,现场设置270家展位,组织赛道沿途15个“文艺加油站”、市内4大商圈百余家店铺优惠促销、27家景区免票或折扣,星级酒店专属服务,“跑秦马·GO好礼”千种文创展销活动,拉动消费约1.68亿元。持续发力,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
接下来,秦皇岛将继续举办更多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比赛,持续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活力。6月份,该市计划举办赛事活动26场,其中重点赛事7场。亚洲帆船锦标赛期间,创新海陆双观赛体验模式,构建“海陆联动”的观赛体系,海上配置5艘双体船提供沉浸式观赛体验,岸上设置阶梯看台座位并配备专业观赛望远镜,沙滩驿站二层安装实时转播大屏,同时在赛事村策划国际航海文化季、帆船艺术共创等主题活动,配套推出“赛事主题旅行”产品。世界徒步大会期间将举办“体旅消费惠民展”、推出特色旅游路线、“秦皇求鲜”城市美食定向赛、运动旅拍竞赛等活动。河北省第四届体育舞蹈分站赛、河北省围棋段位赛、河北省第二届全民健身大赛桥牌比赛、秦皇岛市陆地冰壶公开赛等赛事期间,通过设置互动区域、特色产品展销会、提供住宿优惠及联合商圈发放购物券等形式吸引观众。
秦皇岛正通过发展赛事经济,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将体育赛事的“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增量”,让这座奥运之城、体育名城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持续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