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赛事经济多点开花
文章字数:2,376

2025年上半年,河北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体育局关于发展赛事经济拉动大众消费的实施意见》《河北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提升赛事引流能力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及发展赛事经济的工作部署。以赛事为媒,打破产业边界,围绕创新打造“赛事+”多领域融合消费场景,深耕“体育+文旅+商业+农业”多元融合路径,充分激发消费潜能,创新传播方式与运营模式,让赛事经济成为激活区域发展的新引擎。从国际级赛事到群众身边的草根活动,燕赵大地以多元创新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赛事经济答卷”。
“体育+”融合共生,构建消费生态闭环
河北省各地打破赛事边界,将体育与文旅、商业、农业、非遗等多元业态深度绑定,形成“观赛—体验—消费”的完整闭环,让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在石家庄,2025年马拉松赛不仅吸引3.5万名选手参赛,更联动64家商家打造潮流市集,推出“跟着石马去旅行”专属线路,参赛选手可免费游览西柏坡、隆兴寺等13家景区,直接拉动消费3.89亿元,同比增长40%。承德金山岭长城越野赛则以“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为核心,打造全球最长长城赛道,吸引53个国家和地区2500名选手参赛,通过Eurosport等国际平台直播覆盖89个国家,带动消费5500万元。保定的村超全国赛(河北赛区)更是将足球赛事与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结合,赛场周边设置500米美食街与农特产品展区,联动多个景区推出“看村超游保定”旅游精品线路和景区免费游、折扣游等优惠政策,单场观赛人数超3万,抖音话题阅读量超4000万,实现“赛事搭台、经济唱戏、百姓受益”。邯郸推出“五个一”举措,即看一张图表知邯郸全年赛事;扫一扫二维码掌邯郸全境美食美景;购一张88元优惠卡包邯郸知名景区一年门票;逛一条街邯宝坊品邯郸土特名优;赏一条古道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阅邯郸三千年古今,为赛事经济发展打造出别具一格的邯郸模式。其中,武安马拉松赛道串联太行山景区,终点设特色美食补给,直接消费超千万元。
从“赛事进商圈”到“赛事连景区”,从非遗展演到农特产品展销,河北“体育+”融合模式已从单一业态联动升级为多产业共生,让每一场赛事都成为展示地方特色、拉动全域消费的重要窗口。这种“以赛兴城、以赛促产”的模式,正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新引擎。
全媒矩阵传播,引爆赛事流量效应
河北省各地构建“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立体化传播矩阵,让赛事声量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活名片”。
雄安新区2025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一阶段)堪称传播典范。300余家媒体参与报道,话题总阅读量超52.66亿,3.11亿人次在线观赛,连续94次登上热搜,不仅展现了“未来之城”的活力,更让赛事成为城市品牌推广的核心载体。石家庄马拉松赛通过近40个平台全程直播,150余家媒体联动宣传,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6亿,抖音话题播放约1200万次,全网总曝光近3亿人次,带动80万人现场观赛,立体呈现“活力之城”形象。邯郸马术赛通过短视频裂变传播,比赛三天观众达13万人次。沧州“行走大运河”活动直播观看量222.5万次。
从国际平台直播到短视频碎片化传播,从明星效应引流到群众自发分享,数字化手段既扩大了赛事影响力,也催生了“云观赛+线下消费”的新模式,河北赛事传播已形成“全景覆盖、精准触达、互动参与”的新格局,让赛事影响力从赛场延伸至全网,成为提升城市知名度的“加速器”。
IP品牌深耕,激活市场化运作动能
河北省各地注重赛事IP培育与市场化运作,通过品牌化运营、多元化合作,让赛事经济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参与”转型,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张家口城市联赛已连续举办7届,形成涵盖足球、篮球、电竞等十大项目的品牌矩阵,2025年吸引企业赞助达20余项,包括30余万元经费及1000箱功能饮料,通过“升降级制度”“转会制度”增强赛事活力,实现“天天有比赛,周周有大赛”。廊坊市创新性举办2025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与全国第一届无人机足球联赛“双赛同城”,引入“国家主导+地方协同”机制,吸引1200余名运动员参赛,线上观众超6.4万人次,更推动政府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规划无人机研发测试基地,实现“赛事聚人气—文旅促消费—产业留根基”可持续发展模式。雄安新区三人篮球系列赛事则从2019年的国际挑战赛发展为涵盖“文化周”“精英赛“的品牌IP,2024年吸引9个国家16支队伍参赛,线下观赛超4600人次,直接间接拉动消费超800万元,2025年下半年,将首次承办国际篮联U23三人篮球世界杯,以顶级赛事为引擎,持续推动高水平赛事体系落地雄安。
从本土赛事 IP 培育到国际赛事落地,从企业赞助到产业联动,河北赛事市场化运作已从“单一赞助”升级为“生态共建”,让赛事经济成为撬动社会资源、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
赛事下沉惠民,夯实全民参与基础
河北省各地将赛事办到群众“家门口”,通过进商圈、进社区、进景区,让体育赛事成为全民共享的“健身盛宴”,筑牢赛事经济的群众根基。
秦皇岛市第一届陆地冰壶挑战赛走进万达购物广场,设置免费体验区与互动抽奖,带动商圈客流量超4万人次,同比增长40%,营业额同比增长28%,让市民在逛街之余感受冰壶魅力。2025年京津冀跳绳邀请赛落地邢台襄都万达广场,结合商业综合体客流特点,设置观众互动区,实现“逛街即观赛,观赛即体验”。石家庄市小篮球联赛布局北国未来城、高新区万象汇等核心商圈,181支队伍参赛带动商圈客流超10万人次,北国未来城日均客流量同比提升280%,形成“孩子比赛、家长消费、亲友陪伴”的多层级消费链条。
从青少年赛事到全民体验活动,从商业综合体到社区广场,河北赛事已从“专业竞技”向“全民参与”延伸,让体育赛事成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民生工程,为赛事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2025年上半年,河北省赛事经济以创新为笔,以融合为墨,在燕赵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体育赋能城市发展、赛事带动民生改善”的生动图景。未来,随着更多特色赛事的落地与升级,河北赛事经济必将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宋云杰)